來源:鞏義新聞廣播
近年來,魯莊鎮(zhèn)外河村在實施產業(yè)扶貧工作中,結合村情,通過“黨支部+基地+貧困戶”的運作模式,扶持貧困戶發(fā)展艾草、迷迭香種植和巴馬香豬養(yǎng)殖,助力貧困戶脫貧增收。
走進魯莊鎮(zhèn)外河村,不管是村民房前屋后的空地上,還是山坡林間的菜地里,都長滿了生著綠葉、嫩芽的“仙草”。
這些“仙草”其實就是外河村漕山坡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利用500多畝的流轉土地,種植的艾草。據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艾草全草都可入藥,有溫經、去濕、散寒、止血、消炎、平喘、止咳、抗過敏等作用,藥用和食用價值高。位于魯莊鎮(zhèn)東南的白云山和漕山之間的外河村,干燥少雨,土地溝壑貧瘠,農作物種植艱難,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市物價局駐魯莊鎮(zhèn)外河村第一書記康海晏發(fā)現山中野生艾草非常多,而且艾草的種植并不像其他農作物那樣精細,不需要精心打理,且生長迅速,就萌生了種植艾草的念頭。
為了這個項目能快速落地生效,發(fā)展村集體經濟,助推村民脫貧增收,康海晏和村委的黨員干部一起先后到登封、偃師、南陽等地考察學習種植、采摘、收購等運營模式。
今年50多歲的貧困戶柴隨群,丈夫和兒子相繼去世,自身又患有疾病,不能做重活兒,與此同時還要照顧7歲的小孫子,為了讓孫子生活的好一點,自己也能有錢治病,在第一書記康海晏將種植艾草的發(fā)展前景告訴她后,就開始種植,在采訪中柴隨群告訴記者,艾草一年可以收割三次,今年第一茬的艾草已經收割,經過晾曬這些艾草可達200多斤,按每斤4元的價格,一年預計能有2400多元的收入。柴隨群“以前家里很窮,我還有冠心病,還帶著孫子,不能外出打工,一點收入也沒有。村支書經過考察,說咱這山地適合種艾,就這樣我開始種艾。這山上的地雖不能說“十年九旱”,但是只要遇到,地里作物有的能顧住本,有的連本都顧不住,種艾,旱天也能收,比種其他農作物強多了,也能掙錢脫貧?!?/p>
由于地處偏遠山區(qū),可耕地少,幾年前,外河村的集體經濟幾乎是一片空白。而如今的外和村,青山綠水環(huán)繞,目光所及之處,成片綠色植物長勢喜人,入戶小路硬化通暢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,這一切都得益于精準脫貧。據該村黨支部書記楊紅高介紹,為了改變村民思想,給他們樹立“扶貧先扶志”的思想,外河村確立了“抓黨建、促發(fā)展、謀項目、惠民生”的發(fā)展思路,組織黨員一對一幫扶,開展志愿活動,為貧困戶打掃衛(wèi)生,宣傳扶貧政策,并帶頭種植艾草,給貧困戶樹立脫貧的信心,助推該村脫貧攻堅從“輸血式”向“造血式”發(fā)展。村黨支部書記楊紅高:“外河村嚴格落實民主決策,堅持4+2工作法,使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到工作決策中。在“七改一增”工作中,廣大黨員干部積極給貧困戶開展思想工作,監(jiān)督、催促施工進度;在項目建設上,黨員積極協(xié)調,像飲水井工程建設,需要將項目范圍中的樹鋤掉,但村民都不理解,黨員們就起到帶頭作用,帶頭鋤樹;在艾草種植中,因為貧困戶見不到效益,沒有信心種植,黨員馮智報在自家土地的基礎上又承包了4畝土地,作為實驗田,種植艾草,讓貧困戶、村民能實實在在的看到效益;村里的一戶貧困戶是重度智力殘疾,沒有勞動能力,黨員在活動日,幫助他們一家種艾、除草、收艾,切實發(fā)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村級工作中的模范引領作用。”
如今隨著脫貧攻堅政策的實施,外河村正發(fā)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,同時也將走出一條農民增收,集體經濟壯大,脫貧摘帽的新路子。市物價局駐魯莊鎮(zhèn)外河村第一書記康海晏:“我們外河村成立了漕山坡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前段端午節(jié)時間,我們的人民廣場搞了外河村艾草推介會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下一步,我們外河將和南陽幾家加工廠積極洽談合作,把南陽的艾加工企業(yè)引資到我們魯莊,擴大艾草種植面積,下半年,我們外河村,將通過土地流轉,將外河1100畝土地全部流轉到合作社,將老百姓、群眾種植艾草的利益,通過加工廠的落地,實現效益最大化?!?/p>
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: maikui.com.cn
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: www.haoai123.com